青雲談日本演歌

青雲在年少叛逆時期(1960-1964),由嘉義市搬回雲林老家與寡母同住,那時候,住家附近斗六糖廠,聘有樂師指導員工子弟學管樂器及唱歌,寒暑假則會安排下鄉宣慰蔗農,青雲躬逢其盛,從此與流行歌曲,結下一甲子(60)不解之緣。

那個年代學歌、學樂器,不像現在如此方便,不但沒有伴唱機、錄影機可運用,即使是收音機、電唱機,能擁有的家庭,也是少之又少。當年青雲學歌、練歌、吹樂器,都是自購歌仔冊(歌本),整曲一小節一小節練唱、一小節一小節背譜,功夫下得很深,猶如今天青年學子在準備學測。因此,至今還熟記、能表演的經典老歌,超過六百首。

大家都知道,台灣早期的流行歌,無論是國語歌曲或閩南語歌曲,都受日本「演歌」的影響。尤其是閩南語老歌,大部分是由「演歌」原曲填詞翻唱,流傳至今。因此,今天的心情日記就來談談日本的「演歌」。

日本「演歌」的形成,其實它當初並不是「演唱」的「歌」,而是「演說」的「歌」。

話說,日本明治時代,嚴厲箝制言論自由,不准街頭演說。但對於街頭演唱並沒有禁止,民權運動份子巧妙運用這項規定,把想表達的政治理念寫入歌詞,堂而皇之在街頭演唱,吸引民眾聆聽,一來,可以宣揚理念,也可藉此向民眾小額募款。這種以歌唱代替演說,寓教於樂的「演歌」於焉誕生。

因為大多數平民百姓,對於時局的認知模糊,因此演歌工作者,還須扮起新聞評論員的角色。他們以簡單的節奏、好記的歌詞,順口溜的形式,在街頭批判政治體制、煽動群眾不滿情緒,希望能夠改造社會。

隨著演歌的普及,加入者越來越多,成分也越來越複雜,作品也不乏向權力傾斜,歌頌軍國主義、宣揚忠君愛國思想者。但反體制的演歌仍佔主流。關懷層面也不限政治,不過卻有越來越多的作品,朝向自然主義色彩發展。

到了明治中、晚期(19世紀末20世紀初),日本教育普及,報章雜誌激增,勞工運動、共黨運動日趨激烈,導致執政者對街頭運動箝制更加嚴厲。再加上,資本主義經濟日穩,遠離家鄉的城市居民日增,尋求風月抒情的社會心理日濃。此時,仍以政治訴求為主的演歌,已成了強孥之末,只好朝兩個方向轉型。

其一;結合西洋之提琴、管樂、吉他等樂器,開始重視曲譜,講究修辭,朝向藝術化發展,轉型為我們現在所熟悉的「演歌」。

其二;繼續從事抗爭,為規避憲警取締,乃由戶外移入室內,變成我們很陌生的「演劇」。

現今我們所欣賞的演歌,多屬昭和時代(19251989)的作品,滿布哀怨、悲愁、冷艷、自我放逐的情調。演歌由激昂爆烈的民權運動產物,變成日本獨特的藝術形式和美學,它奇特的演繹,讓我們嘆為觀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青雲的樂合夢園 的頭像
    青雲的樂合夢園

    青雲的樂合夢園

    青雲的樂合夢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