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之外:台灣社會需要更關注苦人多
(轉貼2023.05.20花蓮更生日報社論)
花蓮縣復興崗校友會一行人,日前在理事長游昭仁帶領下,專程北上到新北市安德烈食物銀行,擔任協助打包要分送給弱勢民眾的食物箱,這一趟愛心志工之旅,頗具啟發意義。
安德烈食物銀行成立於二0一一年,以「弱勢扶助、急難救助、災害援助、教育推廣」爲四大核心工作,致力於台灣地區十五歲以下脆弱家庭兒少,以及六十五歲以上弱勢年長者的關懷與援助工作。
這個默默濟助弱勢民眾的團體,成為廣為國人知曉的單位,源自前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少將在二0一六年退役後,概然轉任該會執行長,讓安德烈食物銀行聲名大噪。
羅將軍的專業能力與風評均佳,頗具儒將風格,當年還傳出國民黨有意延攬他擔任不分區立委,但他志慮單純,一心投入社會扶助工作,並未應允。 這些年頭,受到社會廣為尊敬的軍人越來越少,羅紹和堪稱特例,他寧可捨垂手可得的名位,走入默默行善的行列,這樣的風格在浮華的社會更為難得。羅將軍後來將他出身貧困家庭,進入政戰學校從軍,受到國家照顧,決志在退役後,專心投入扶貧濟貧等社會關懷工作的心路歷程,寫成「有溫度的人―羅紹和的生命成長與慈善之路」,並將版稅全部捐出。
羅紹和的故事,其實存在台灣許多角落,他們出身貧寒,在民生凋敝的時代,連生存都相當不易,靠著努力與打拼,走出一片天地後,對社會充滿感恩,並且付出實際回饋。而羅紹和更突出的角色扮演,由在於他選擇不要政治,只要單純的社會服務,心胸廣闊,心態怡然,在泛政治化的台灣,具有典範的意義。因為,台灣本來就可以不要那麼政治。
類似花蓮縣復興崗校友會這樣的軍校畢業生團體,在社會上的角色,往往被賦予高度政治性,定位爲「深藍」團體,往往拉出校友會的布條或大旗的時空,大抵是在政治活動的場域,若非參與選舉等政治活動的造勢,就是表達抗爭意志的時刻。在這樣的刻板印象中,這回專程北上,參加的不是政治活動,而是打包愛心食物箱的志工活動,別具巧思。他們一行人在三小時内,迅速打包完成四四一個食物箱,展現退伍軍人的實幹效率,也捐出一萬元共襄善舉,完成一次溫馨滿懷愛心實踐行程,也確實饒具意義。
我們關注到此一活動,實在是體認到,在貧富差距擴大的當代社會,造成貧苦庶民更難生活。因此,台灣社會在政治關懷之外,需要更多的弱勢關懷。政治總是耗弱了台灣,在政治之外,各方應該更關注世上苦人多,並以實際行動參與社會關懷與扶助,縫補社會中的不幸。
112.05.16花蓮縣復興崗校友會自強活動.從花蓮市後火車站整隊出發
112.05.17換上志工背心. 聽完講解後.編成14關.開始將救濟食物裝箱
112.05.17大家同心協力完成441箱救濟食物裝箱後.全體人員在救濟食品前留影
112.05.17代表花蓮縣復興崗校友會.捐贈一萬元給安德烈食物銀行救濟貧困
112.05.17圓滿完成志工服務後.在安德烈食物銀行廳前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