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談黃埔建軍百年紀念劍
一早驅車前往百公里外的花蓮市福特汽車公司,保養KUGA新車,接者趕到吉安鄉明園餐廳,參加花蓮縣復興崗校友會,第二屆第二次理監事聯席會報。會議開始,理事長宗輝老弟首先代表花蓮縣復興崗校友會,贈送剛卸任理事長不久的青雲一把黃埔建軍百年紀念劍。
青雲有感於這把劍所代表的意義非凡,特於停筆好久的心情日記,敘述這把劍的來歷:
先總統 蔣公名中正,字介石,1908年赴日本留學,對日本武士道精神十分景仰。回國後,任黃埔軍校校長期間創製此劍,劍長40釐米,劍把繪有梅花及國民黨黨徽紋飾,頂端繪有中華民國國旗和國民黨黨旗,劍鞘也有梅花裝飾,配有帆布劍套。當初只頒給有功人員,因此,獲頒此劍者寥寥無幾。因劍柄上刻有「蔣中正贈」字樣得名「中正劍」,另外因劍身上刻有「成功成仁」字樣,也有人稱之為「成仁劍」。其後也有稱它為「自殺劍」,更有人稱之為「黃埔軍魂將軍劍」。它是國民革命軍的榮譽象徵。
戡亂時期,蔣委員長在廬山開辦軍官訓練團,曾由團長陳誠發給畢業學員一把鐫刻着「蔣中正贈」的短劍。關於此劍的用途和意義,蔣委員長直言不諱地説:凡作戰必須勇敢殺敵,如殺不盡敵人,到最後只剩自己時,就要用此劍自殺,絕不當俘虜,即有「不成功便成仁」之意。這次參加畢業典禮的學員1920人,但獲頒贈中正劍的只有1835人,未獲頒中正劍那些人的命運如何?無從考證。
抗戰時期,黃埔軍校西安分校結業典禮時,校方讓學生填加入國民黨志願書,並舉行效忠宣誓,離校時,每人也獲贈一把中正劍。
國民政府撤退來台,蔣公的侍衞人員也獲贈中正劍,希望他們在關鍵時刻,用生命捍衛領袖的人身安全。
時至今日,當年的「中正劍」,僅倖存幾把靜靜地躺在博物館裡,訴説着往昔的光榮軼事。
民國113年欣逢黃埔創校100週年,中華民國中央軍事院校校友總會,自今年6月18日起,在台灣舉行一系列的慶祝活動及建校文物展覽。總會理事長彭進明上將表示,中華民國的各軍事院校都是黃埔軍校的分支,鑒於中共去年開始製作一系列的影片,試圖奪取「黃埔正統」。因此,在台灣的黃埔校友們更應義無反顧,擴大辦理建校、建軍百週年活動,讓各界了解在鳳山復校的陸軍官校,不只是擁有在台復校後的歷史,更是擁有百年光榮傳統的世界四大著名軍校。中華民國的歷史與黃埔軍校緊密連結、息息相關,希望黃埔校友們不要小看自己,應該一生以黃埔軍校為榮。特複製「中正劍」作為「黃埔建軍百年紀念」,供在台的各軍事院校校友會認購,贈送給對校友會有貢獻之校友典藏。
青雲喜獲這把紀念劍,當然它對於青雲來說,已不再是「成仁劍」或「自殺劍」,它只是紀念青雲曾經有過熱血澎拜、執干戈衞社稷的歲月,如今更期盼的是:兩岸和平共榮的日子早日到來。
劍盒印著革命軍人五大信念
劍身正面刻有國徽和親愛精誠校訓
另一面刻著青雲名字和兵籍號碼
青雲1990年元月轉任公職前特拍戎裝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