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秋節」的傳

中秋節.jpg

    青雲100年元月退休後,就蟄居在服務單位玉里榮民醫院附近果園,頭幾年幾位同事下班後,會來夢園聊天切磋牌技,隨著歲月的流逝,老同事也一個個退休各自回家鄉了加上後來紛紛擾擾的年金亂改,弄得人心惶惶,因此,夢園的雀戰小聚也於五年前宣告結束。如今除了例行的整理環境外,偶而會以薩克斯風表演經典老歌,分享好友,青雲過的幾乎是與世無爭的日子。 

    一早手機LINE不斷有好友傳來中秋快樂的祝詞,退休後感覺天天日子都一樣,所以很少關注今夕何夕原來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

    在寶島台灣「中秋節」是個重要的民俗節日,青雲閒閒沒事將「中秋節」的諸多傳說,稍作整理分享格友。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代「禮記」月令篇:「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它提到中秋月分之養生,但並沒有指出八月的哪一天是「中秋節」。一直到唐朝以後,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傳說是因為唐玄宗在農曆八月十五這天夢遊月宮,得到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

  

    元末朱元璋起兵抗元,攻打南京時,南京城盤據天險固若金湯,朱元璋久攻不下,軍師劉伯恩利用漢人在中秋夜有吃月餅的習俗,在月餅餡內夾帶「八月十五殺韃子」的訊息,與城內的漢人裡應外合,終於攻下了南京城。朱元璋稱帝定都南京,就將月餅作為中秋之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漸漸地人們也效法,把送月餅當成親朋好友聯絡感情的禮物。 

    由於八月十五這天,月亮顯得特別圓滿明亮,合家在月下賞月吃月餅,寓意家人團圓,所以稱這天為團圓節,又稱為「中秋節」。中秋節賞月吃月餅之風於焉廣為流傳。而事實上這一天,包括我們台灣、韓國、日本、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或地區,也都列為傳統的民俗節日。

 

    至於中秋節拜月的由來,有很多的傳說,其中以嫦娥奔月的故事最為經典。而該故事也有很多的版本,青雲整理的版本認為嫦娥奔月是情勢所逼,而不是有些版本認為:嫦娥是不耐寂寞,所以偷吃丈夫所託管的仙丹奔月。  

    相傳遠古時代,宇宙有十個太陽,因此陽光熾烈萬物衰敗,英雄后羿射下九個太陽,拯救蒼生。因此,獲王母娘娘賞賜兩粒仙丹,后羿將仙丹交給愛妻嫦娥保管。后羿有一心術不正的弟子知道後,趁后羿不在,威逼嫦娥交出仙丹,嫦娥因不願讓壞人得逞,危急之際,趕緊將那兩粒仙丹一口吞下,這仙丹常人吃了一粒就能長生不老,但兩粒一起吞下就不可收拾啦。因為過量,以致整個人不由自主地飄離地面,飛向天空。嫦娥牽掛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從此永駐廣寒宮。  

    后羿回家後得知嫦娥奔月,拚命朝月亮追去,可是無論他怎麼追也追不上,從此夫妻永隔,只能對月望影相思。百姓們得知嫦娥奔月成仙後,紛紛在月亮格外皎潔明亮的中秋夜,擺設香案向嫦娥祈求平安吉祥,這就是中秋節拜月的由來。

  

    關於中秋的詩詞很多,青雲偏愛宋代蘇軾在丙辰中秋夜,歡飲達旦,大醉後所寫的水調歌頭,雖然青雲是滴酒不沾之人,但那詞意確是青雲年年孤單過中秋夜的心情寫照。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青雲試著將它譯成白話:

 

我高舉酒杯問青天:

皎潔的明月是甚麼時候有的呢?

不知天上神仙住的地方,今夜又是怎樣?

望著美麗的天空,我真希望能夠乘著風兒飛上去,但又害怕神仙們居住的地方太高,會冷得讓人受不了。

於是我起身和自己的影子,在皎潔明亮的月光下翩翩起舞。那種感覺像是置身仙境,哪裡像在塵俗的人間呢?

回到了屋子裏,看到月光繞過朱紅色的樓閣,進入底下精緻的小窗,照在我這輾轉難眠的人兒身上。

月兒啊!妳不應有恨的,但為什麼總是在人們別離的時候,才顯得這麼的圓滿,讓人看了心裏難受呢?

唉!我不該再胡思亂想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些都是自古以來就難以兩全的自然定律。

但願我們都能夠健健康康、活得長久,那麼,雖然山川千里阻隔,卻還能夠在同一時間,一起來欣賞天上的明月,那也就沒有什麼遺憾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青雲的樂合夢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