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中國戰區臺灣受降典禮後_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全體官兵合影.jpg

   青雲談台灣光復節的由來

        今天10月25日,在台灣生長的二、三、四、五年級生,大都知道今天是「台灣光復紀念日」,俗稱「光復節」。以前是國定假日,不但有慶祝活動而且全國放假一天。執政的民進黨政府上台後,積極推動去中化政策,近年來已不再有慶祝活動,甚至年輕一代已不知有「台灣光復節」這一天了

     退休後閒閒沒事,欣逢「台灣光復節」青雲就應景地來談談它的由來吧

    滿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戰爭戰敗後,1895年4月17日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從此,臺灣進入日治時期。抗日戰爭前,華南地區有「臺灣民族革命總同盟」、「臺灣革命黨」、「臺灣獨立革命黨」、「臺灣青年革命黨」、「臺灣國民黨」、「臺灣光復團」等6個抗日團體,各自為政,缺乏統一領導;1941年2月10日,中華民國政府為集中力量,經中央斡旋,在重慶組成「臺灣革命同盟會」,團結台灣人力量,支持抗戰,光復台灣。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同盟國在開羅舉行會議,代表中華民國出席的蔣中正提出,戰後日本應歸還臺灣給中華民國,此內容有列入開羅宣言,並於波茨坦公告內重申必須履行。

    1945年8月14日,日本昭和天皇發表《終戰詔書》接受波茨坦公告,大日本帝國無條件投降,日本由同盟國軍事占領。9月2日,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發布《一般命令第一號》,指示各地日軍向同盟國投降,命令中規定在中國(滿洲除外)、臺灣、越南北部的日軍向代表同盟國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長蔣中正將軍投降,蔣中正隨後委派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將軍為其負責受降事宜的全權代表,何應欽則委派陳儀將軍為其在臺灣受降的代表。擔任降方代表的台灣總督兼日本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大將,依照規定於10月25日在台北公會堂(今台北市中山堂)向受降主官陳儀投降並簽署受領文件。

    1945年(民國34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政府正式接管由日本統治的台灣與澎湖群島等地,台灣日治時期宣告結束,為了紀念這一天,民國35年10月18日,由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告10月25日為「台灣光復紀念日」,它是法定假日,機關學校休假一天。這就是「台灣光復節」的由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青雲的樂合夢園 的頭像
    青雲的樂合夢園

    青雲的樂合夢園

    青雲的樂合夢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